当前位置:首页 > 政协工作

金东区政协:创新推进“民生议事堂”建设 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典范

  金东区政协按照省、市政协部署要求,探索创新、深入实践,各项工作组织有力、推进有序,协商有法、成果有效,现已建成15个“民生议事堂”、354个“协商驿站”,开展33场次线上线下协商活动。今年3月以来,省政协主席黄莉新到金义新区专题调研,对区政协“民生议事堂·基层一线协商”相关做法表示充分肯定,市政协主席宋志恒、区委书记黄国钧作了批示肯定。


强化责任担当 高起点推进迭代升级

640.jpg

  金东区政协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将“民生议事堂”平台建设作为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优势作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抓手。一是加快推进落实。省政协“民生议事堂”工作推进会后,金东区第一时间召开党组(扩大)会议研究贯彻落实意见,第一时间谋划打造“基层协商·金东示范”民生议事堂建设品牌,第一时间召开政协系统争先创优暨“民生议事堂”建设推进会。二是加强创新探索。在原来构建“三纵两横”立体式基层协商平台基础上,高起点推进迭代升级,创新性地对“民生议事堂”组织构架、平台运行、考评管理、组织保障进行系统重塑,完善分工负责、委员履职、民情联络、统筹联动、闭环落实5项机制,进一步延伸协商链条,拓宽协商渠道,实现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


强化集成融合 高质量构建“532”工作体系

640.jpg

  建设推进中既突出扩面增量,又注重融合推进,放大了平台建设的综合效应。一是扩面提质,实现“五个全覆盖”。按照“融入式、开放式、共享式”要求,全面推进“民生议事堂”建设,实现12个乡镇(街道)平台全覆盖。以乡镇(街道)为单位组建12个委员履职小组,按照就近方便原则,将区政协委员、市政协委员编入各履职小组,实现了履职小组全履盖。采取灵活、便捷、多样的方式组织协商活动,实现活动全覆盖。加强对“民生议事堂”“协商驿站”的政治引领,实现党的组织对党员委员的全覆盖、党的工作对政协委员的全覆盖。二是整合载体,实现“三级全贯通”。构建区有“请你来协商”、镇街有“民生议事堂”、村(社区)有协商驿站(委员工作室)专门协商网络体系。区级层面,将“请你来协商”平台与“民生议事堂”进行贯通,推动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拓展。乡镇(街道)层面,每个乡镇(街道)巩固提升“民生议事堂”示范点1-2个。村社及园区层面,在村、社区、企事业单位等地推动“协商驿站”建设,实现354个村居“协商驿站”全覆盖,实现“请你来协商”“民生议事堂”“协商驿站”三级贯通。三是数字赋能,推进“两线相融合”。充分应用数字化改革成果,推进线上与线下结合、远程与现场互动。依托“数字政协”平台,通过网络议政、远程协商、联动协商、“现场+直播”等方式,组织“民生议事堂”参与“请你来协商”活动,画好线上线下“同心圆”。


强化务实有效 着力提升协商“三个度”

640.jpg

  坚持问题导向,着力破解“民生议事堂”开放度、共识度、满意度不够问题。一是着力扩大群众参与度。在协商人员中,邀请一定比例群众代表、利益相关方代表,真正实现“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由众人商量”。如在“物流企业织密疫情防控网”“金义新区现代社区建设与基层治理”“中小企业稳企纾困政策落实”等民生议事活动中,灵活开展现场协商、工厂协商、社区协商、农场协商,107名委员走访群众750多人次,搜集民情信息1160多条。二是着力增进共识度。协商中广泛进行政策宣传、释疑增信、理顺情绪等活动,达到凝聚共识、形成合力。如在孝顺镇举办的“推进中小企业惠企助企政策落实,助力共同富裕”民生议事活动中,邀请区政府分管领导到现场为企业家代表解读政策,拉近了企业与政府的距离,受到企业的广泛好评。三是着力提升群众满意度。“民生议事堂”征集选题做到“三贴近”,即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民生。形成成果转化项目清单,通过社情民意信息、专题协商纪要等形式报送区委区政府及相关部门,努力做到协商有成果、办理有结果、落实有效果。如5月份区政协“集合式”举办三场“民生议事堂”协商活动,通过现场调研、网上议政、面对面协商,提出优化亩均税收考核制度、为企业开通绿色通道、招引培养技术型人才、柔性司法助企等意见建议,不到一周时间,区人才办绘制了“新区紧缺人才目录”,区法院跟进出台加强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护企十条”,让企业、群众真切地感受到政协离自己很近,委员就在身边。